課程地圖  
  課程大綱
回上一層
 
  世 新 大 學一一三學年度第一學期 課程大綱 Course Description First 2024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性別與網路專題研討
Seminar on Gender and the Internet
課程簡碼
Course No.
GNDR-549-01-M1  
  開課系級
Dept
性別碩士班
學分數
Credit(s)
3 時數
Hour(s)
3  
  選別
Required or Elective
7-選修 開課別
Duration
半年 第一學期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李佩雯  
  扣考規定
Attendance Policy
不執行扣考
     Attendance not compulsory
 
  中文課程概要
Chinese Course Description
此課程旨在以性別觀點去探究電腦與網路文化。並對下列議題有更深入的瞭解:一、介紹西方女性主義 為何與如何發展性別與科技研究;二、介紹90年代新興的網路女性主義;三、探討網路研究目前的重要 議題;四、探討網路科技所帶來的衝擊。  
  英文課程概要
English Course Descrip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explore cybercultures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Course topics include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gender and technology within Western feminist traditions, the emergence of cyber-feminism in the Nineties, current research on cyberspace and the challenges of cyber technologies in society.  
  基本核心能力 /
系核心能力
Core Competency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說明
性別平等意識與知能 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識、知識與能力。
性別研究之學術知能 1. 理解性別研究的領域範疇與發展歷程。 2. 熟悉性別研究之理論與流派,並應用於性別相關議題及社會現象之分析與批判。 3. 嫻熟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過程,並能確實理解與運用各種研究方法。
性別平等在地實踐知能 1. 瞭解臺灣婦女運動歷史發展、演變脈絡,與辨識在地性別議題。 2. 關懷在地社會發展,並主動參與性別論述與政策形成。
性別研究國際視野與知能 1. 培養國際宏觀視野 2. 應用跨國性別研究知識 3. 瞭解在地社會與跨國性別研究的比較 4. 提升臺灣性別研究知識於國際學術界的位置
性別主流化之應用與倡議 1. 瞭解性別主流化的相關概念及與應用策略 2. 認同性別主流化之目標與價值 3. 倡議與推動性別主流化之意願與知能
『註:該課程之核心能力以紅色表示.』
 
   
  教學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本課程將探究人工智慧(AI)應用與網路社交科技如何影響人際、親密關係、性別角色表現與互動方式。
學生將了解各種AI應用(如聊天機器人、虛擬助理、交友配對算法等)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及其對於人類互動和情感連結的影響。
課程結合理論研究與應用,旨在幫助學生批判性地思考AI與性別建構、親密關係之間如何互相形塑。

教學目標:
1. 探討性別在網路空間中的表現與互動方式。
2. 研究網路空間中的性別歧視、性騷擾和其他相關議題。
3. 介紹AI設計與應用的基本原理與表現。
4. 探討AI如何影響人際溝通、情感連結和關係的發展。
5. 批判性地檢視AI在社交與親密關係中所面臨的倫理道德挑戰。
 
  授課方式
Approach to Instruction
1. 講授與討論:每週的課程由講授和學生討論組成,以促進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2. 閱讀與反思:每週指定閱讀材料,學生需撰寫閱讀反思並參與課堂討論。
3. 研究與報告:學生需選定一個相關主題進行深入研究,並在學期末進行報告。
 
  成績評定
Grading
*無故缺交、遲交作業、口頭報告缺席、抄襲,該作業一律以零分計算。
*修課學生本學期不得請假超過六小時,遲到超過十分鐘者視為缺課。若有任何緊急事故而影響課程出席或繳交作業,請主動與授課教師聯絡。

1. 導讀:30%
2. 每周閱讀摘要與提問(上傳臉書群組):40%
3. 期中proposal:10%
4. 期末報告:20%
 
  參考書目
Textbooks and References
讀本1. Elliott, A. (2023). Algorithmic Intimacy: The Digital Revolution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olity Press.

讀本2.Strengers, Yolande, and Jenny Kennedy. (2021). The smart wife:
Why Siri, Alexa, and other smart home devices need a feminist
reboot. Mit Press. https://doi.org/10.7551/
mitpress/12482.001.0001(翻譯本:《智慧妻子》)

讀本3. 呂奕欣譯(2022)。《人工智慧最後的祕密:權力、政治、人
類的代價,科技產業 和國家機器如何聯手打造 AI 神話?》。
臉譜。(原書:Crawford, K. [2021]. The atlas of AI: Power,
politics, and the planetary cos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4. 各週指定期刊論文讀本請自行下載。

參考書目(非課堂用書):
1. 《連結》by 哈拉瑞(2024.9)
2. 《交往在雲端:數位時代的人際關係》(第二版)
3. 《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
4. 《重新與人對話: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修補親密關係的對話療法》
 
  週次
Week
進 度 內 容
Syllabus
 
  1(9/08~9/14) 課程簡介與概述 介紹課程目標、評量方式和主要議題  
  2(9/15~9/21) 性別與科技理論概述
讀本3 序言+Ch3
成令方, & 吳嘉苓. (2005). 科技的性別政治理論和研究的回顧. 科技醫療與社會, (3), 51-112.
 
  3(9/22~9/28) 網路空間中的性別表現與身份建構
O. Alichie, B. (2022). “You don’t talk like a woman”: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identity in the constructions of online misogyny. Feminist Media Studies, 23(4), 1409–1428. https://doi.org/10.1080/14680777.2022.2032253
Freeman, G., & Wohn, D. Y. (2020). Streaming your identity: Navigating the presentation of gender and sexuality through live streaming.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SCW), 29(6), 795-825.
 
  4(9/29~10/05) 網絡空間中的女性主義運動
Willem, C., & Tortajada, I. (2021). Gender, voice and online space: Expressions of feminism on social media in Spai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9(2), 62-71.
Zhou, Q., & Qiu, H. (2020). Predicting online feminist engagement after MeToo: A study combining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integrative social identity paradigms.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4), 351-369.
 
  5(10/06~10/12) 網絡遊戲中的性別角色與互動
范國光、黃彥萍、張豫武(2012)。虛與實性別化身研究:以魔獸世界探討為基礎。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2(4),371-382。https://doi.org/10.6639/JCCIR.201212_2(4).0003
Kelly, D., Nic Giolla Easpaig, B., & Castillo, P. (2023). ‘You Game Like a Girl’: Perceptions of Gender and Competence in Gaming. Games and Culture, 18(1), 62-78. https://doi.org/10.1177/15554120221077730
 
  6(10/13~10/19) 網路性騷擾與性暴力
王珮玲、陳怡青、方念萱(2023)。數位性別暴力盛行率研究初探。臺大社會工作學刊,(47),149-199。https://doi.org/10.6171/ntuswr.202306_(47).0004
李怡慧, & 周倩. (2022). 他山之石-有效的數位性別暴力防治教育具體做法.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11(1), 203-218.
 
  7(10/20~10/26) 社交型社群媒體上的性別表現與互動
姜穎. (2023). 孩子的運動, 媽媽的勞務: 臺灣 [足球媽媽] 的性別意涵. Journal of Women & Gender Studies (16834852), (53).
林怡潔, & 單蔓婷. (2021). 中國大陸女性社交直播主的數位勞動與性別政治. 新聞學研究, (146), 53-95.
 
  8(10/27~11/02) 網路隱私與性別
陳亮唯, 李婷榆, & 袁廷豪. (2022). 資訊化時代好寂寞! Zenly 總被說侵犯隱私權, 網路原生世代也這樣想?.
顏敬柏. (2024). 國際人權公約對網路中介的適用: 以性別仇恨言論為中心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ker, M. C. (2022). What to withhold and when to disclose: gender transitions and privacy management on social media. Qualitative Research Reports in Communication, 23(1), 39-45.
 
  9(11/03~11/09) 期中proposal提報  
  10(11/10~11/16) 配對演算法與交友APP Part 1
讀本1, Ch1-2
Wang, Hao, Algorithmic Colonization: Automating Love and Trust in the Age of Big Data (December 21, 2022). UvA-DARE (Digital Academic Repository) 2022; https://hdl.handle.net/11245.1/8ff2fdb8-90b1-445c-9afe-cda0dbd39dd8, Available at SSRN: https://ssrn.com/abstract=4311017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4311017
 
  11(11/17~11/23) 配對演算法與交友APP Part 2
讀本1, Ch3, 6
劉人鵬. (2023). 《 大同書》 性/別烏托邦: 全球社會關係重構之想像. 文化研究, (37), 153-186.
 
  12(11/24~11/30) 聊天機器人與虛擬伴侶(AI男(女)朋友到底哪裡好?)
讀本2 Ch1, 6, 7
郭佳瑀. (2023). AI 機器人之情感與行為分析-以 Westworld 反映的情感與自主學習為例.
莊伯仲, & 戴靜宜. (2006). 網路虛擬同居中的女性賦權: SheSay 之個案研究. 資訊社會研究, 10, 147-163.
 
  13(12/01~12/07) AI應用的潛在歧視與偏見
讀本3 Ch4, 5
讀本2 Ch8
 
  14(12/08~12/14) AI在親密關係中的倫理挑戰(如信任、透明度與取代人類)
讀本3 結語
Lian, J. J. (2024). (DRAFT) 如何藉由 「以人為本」 進路實現國科會 AI 科研發展倫理指南.
 
  15(12/15~12/21) 期末報告個別約談  
  16(12/22~12/28) 期末報告繳交  
  17(12/29~1/04) 彈性學習  
  18(1/05~1/11) 彈性學習  
  19  
  20  
 
回上一層
 
   
世新大學   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電話:(02)2236-8225  傳真:(02)2236-6426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 Shih Hsi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