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地圖  
  課程大綱
回上一層
 
  世 新 大 學一○八學年度第二學期 課程大綱 Course Description Second 2020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網路傳播
Network Communications
課程簡碼
Course No.
INFO-415-01-A1  
  開課系級
Dept
資傳四甲
學分數
Credit(s)
2 時數
Hour(s)
2  
  選別
Required or Elective
4-系必 開課別
Duration
半年 第一學期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黃昭謀  
  扣考規定
Attendance Policy
不執行扣考
     Attendance not compulsory
 
  中文課程概要
Chinese 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將從傳播理論探討網路上的各種政治、文化與空間等傳播現象,以了解網路新興媒體對社會的影響。使學生能對此媒體的演化,及演化所帶來的社會文化後果,有全面的瞭解。  
  英文課程概要
English 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presents several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patial phenomena that occur when human being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on the network, and it also provides analyses of the phenomena from a critical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theorems. The goal of the course is to give an overall recogni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networking media 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results due to the evolution to the students.  
  基本核心能力 /
系核心能力
Core Competency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說明
資訊設計能力 資訊設計能力是指為提升資訊傳播的效能與效率,擁有將資料與訊息從事規劃、構思、製作與呈現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包括各種網頁圖文設計與製作,並能整合的基礎網頁編製技巧;具備影音媒體的製作以及傳播能力;掌握網站的規劃與設計能力,以及擁有數位內容產品企劃能力。
知識加值能力 知識加值能力旨在促進知識的有效利用,訓練學生具備能將各種資料、資訊或知識進行描述、分析、分類、組織、表達及管理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習了解各種知識原件、及其知識特性,進而具備基礎知識處理能力,進而能夠規劃及操作知識組織及知識管理系統之知識與技能,以及知識整合的能力。
網路傳播能力 網路傳播能力是指運用網路和他人產生對話溝通的能力。必須善用網路平台,進行訊息規劃設計,並能掌握、解讀訊息內容,進而從對話過程,反思網路文化經驗。掌握基本傳播技能,能夠運用傳播理論思考網路資訊呈現方式,以及透過傳播文化了解資訊使用行為,且結合行銷企劃能力從事網路傳播。
『註:該課程之核心能力以紅色表示.』
 
   
  教學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網路勾勒的線上世界,既因使用者不同溝通目的、訊息流動亦受其技術特徵影響,而呈現多重樣態。故本課程探討網路傳播,主要從媒介、人與訊息三要素切入檢視,進而分析人如何藉此相互溝通、又因對話活動的進行產生何種影響。  
  授課方式
Approach to Instruction
閱讀及討論並行  
  成績評定
Grading
心得報告 30%
平常參與 30%
分組報告 40%
 
  參考書目
Textbooks and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卡爾(Carr, N.) (2012)。網路讓我們變笨(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王年愷譯)。台北:貓頭鷹。
史卓思(Stross, R.) (2009)。Google衝擊(Planet Google) (吳嘉哲、黃貝玲譯)。台北:遠流。(原作2008年出版)
布魯克斯(Brooks, R. A.)(2003)。我們都是機器人:人機合一的大時代(Flesh and Machines: How robots will change us)(蔡承志譯)。台北:究竟。
多梅爾(Domehl, L.) (2015)。人性公式大接管(The Formula: How Algorithms Solve All Our Problems…and Create More)(何玉方譯)。台北:大寫。
佐佐木俊尚(Sasaki, T.) (2012)。Curation策展的時代:「串聯」的資訊革命已經開始!(郭菀琪譯)。台北:經濟新潮社。(原作2011年出版)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李文森(Levinson, P.) (2000)。數位麥克魯漢 (Digital McLuhan) (宋偉航譯)。台北:貓頭鷹。(原作1999年出版)
沃依克(Woyke, E.) (2016)。一支手機的商業啟示:從發展史透析環保、隱私、人權議題,迎接供應鏈全球新革命(The Smartphone: Anatomy of an industry)(蔡耀騰譯)。台北:寶鼎。(原作2014年出版)
貝克(Baker, S.)(2009)。我們變成一堆數字(The Numerati)(齊若蘭譯)。台北:遠流。
亞當斯(Adams, P.) (2012)。社群效應:小圈圈如何改變世界(林義傑譯)。台北:碁峯資訊。
波斯特(Poster, M.) (2000)。信息方式 (The mode of information) (范靜嘩譯)。北京:商務。(原作1990年出版)
波斯曼(Postman, N.) (2010)。科技奴隸(Technopoly: 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何道寬譯)。台北:博雅。
哈洛威(Haraway, D. J.)(2010)。猿猴、賽伯格和女人(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張君玫譯)。台北:群學。
城田真琴(Shirota, M.) (2013)。大數據的獲利模式(鐘慧真、梁世英譯)。台北:經濟新潮社。(原作2012年出版)
查特菲爾德(Chatfield, T.) (2013)。如何在數位時代活得自在 (How to thrive in the digital age) (林俊宏譯)。台北:先覺。
柯舜智 (2004)。虛擬空間,真實經驗:青少年與線上遊戲的互動意涵。玄奘資訊傳播學報,第一期,頁1-27。
泰普史考特(Tapscott, D.) (2009)。N世代衝撞:網路新人類正在改變你的世界(Grown up digital) (羅耀宗、黃貝玲、蔡宏明譯)。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原作2008年出版)
泰普史考特(Tapscott, D.)、威廉斯(Willams, A. D.) (2007)。維基經濟學(Wikinomics) (王怡文譯)。台北:商智。(原作2006年出版)
海莫能(Himanen) (2002)。駭客倫理與資訊時代精神 (The hacker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劉瓊云譯)。台北:大塊文化。(原作2001年出版)
特克(Turkle, S.) (1994)。電腦革命:人工智慧所引發的人文省思 (The second life.) (施寄青譯)。台北:遠流。(原作1984年出版)
特克(Turkle, S.) (1998)。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份認同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譚天、吳佳真譯)。台北:遠流。(原作1995年出版)
班納齊(Benartzi, S.)、雷爾(Lehrer, J.) (2016)。螢幕陷阱:行為經濟學家揭開筆電、平板、手機上的消費衝動與商業機會(The Smarter Screen: Surprising ways to influence and improve online behavior)(陳重亨譯)。台北:時報。(原作2015年出版)
索羅斯基(Surowiecki, J.) (2011)。群眾的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楊玉齡譯)。台北:遠流。
強森(Johnson, S.) (2007)。開機:電視,電腦,電玩佔據生命,怎麼辦?(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蔡孟璇譯)。台北:早安財經。
鹿荷(2007)。GOOGLE如何讓世界變平。台北:普天。
麥克魯漢(McLuhan, M.) (2000)。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何道寬譯)。北京:商務。(原作1995年出版)
麥爾荀伯格(Mayer-Schönberger, V.)、庫基耶(Cukier, K.)(2013)。大數據(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林俊宏譯)。台北:天下遠見。(原作2013年出版)
博依德(boyd, d.) (2015)。鍵盤參與時代來了!(It’s Complicated: The social lives of networked teens) (陳重亨譯)。台北:時報。(原作2015年出版)
喬登(Jordan, T.) (2003)。網際網路的衝擊 (Cyberpower) (江靜之譯)。台北:韋伯。(原作1999年出版)
華茲(Watts, D. J.)(2004)。六個人的小世界(Six Degree: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傅士哲、謝良瑜譯)。台北:大塊文化。
賀莫斯(Holmes, D.) (2009)。媒介、科技與社會(Communication Theory: Media, Technology and Society) (趙偉妏譯)。台北:韋伯。(原作2005年出版)
黃厚銘(1998)。面具與人格認同--網路的人際關係。http://thefreemedia.com/index.php/bbs/printtopic/369?theme=print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臺大社會學刊,28,頁117-154。http://www.ios.sinica.edu.tw/pages/seminar/itst/seminar/seminar3/huang_hou_ming.htm
溫柏格(Weinberger, D.) (2014)。Too big to know(王年愷譯)。台北:貓頭鷹。(原作2011年出版)
瑞格德(Rheingold, H.) (2014)。聰明網路使用手冊(Net Smart: How to thrive online)(吳國卿譯)。台北:行人。(原作2014年出版)
嘉納(Gardner, H.)、戴維(Davis, K.) (2015)。破解APP世代:哈佛創新教育團隊全面解讀數位青少年的挑戰與機會(The APP Generation: How Today’s Youth Navigate Identity, Intimacy and Imagination in a Digital World.)(陳郁文譯)。台北:時報。
維迪亞桑那(Vaidhyanathan, S.) (2011)。Google化的危機(The googlization of everything)(彭玲林譯)。台北:商周。
蓋斯特(Guest, T.) (2008)。第二人生(Second lives) (陳芝儀譯)。台北:遠流。(原作2007年出版)
魯德(Rudder, C.) (2016)。我們是誰?大數據下的人類行為觀察(Dataclysm: Who we are --when we think no one’s looking)(林俊宏譯)。台北:馬可孛羅。
薛基(Shirky, C.) (2011)。鄉民都來了:無組織的組織力量(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李宇美譯)。台北:貓頭鷹。
謝林(Shilling, C.) (2009)。身體三面向:文化、科技與社會(The body in culture, technology and society)(謝明珊、杜欣欣譯)。台北:韋伯。
羅森鮑姆(Rosenbaum, S.) (2012)。為什麼搜尋將被淘汰(Curation nation)(黃貝玲譯)。台北:麥格羅.希爾。(原作2011年出版)

二、英文書目
Balsamo, A. (1995). Forms of Technological Embodiment: Reading the body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In M. Featherstone & R. Burrows (eds.), Cyberspace/Cyberbodies/Cyberpunk. pp.215-237.
Carter, D. M. (2004). Liv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 making friends online. Jorunal of Urban Technology, 11(3), 109-125.
Featherstone, M. (2000). Post-bodies, Aging and Virtual Reality. In D. Bell & B. M. Kennedy (eds.), The Cybercultures Reader, pp.609-618
Haraway, D. (1991). "A Cyborg Manifesto: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ist-Feminism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in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 (New York: Routledge), pp.149-181.
Hayles, K. N. (1999). How We Became Posthuma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ones, S. G. (Ed.). (1997). Virtual Culture: 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yberspace. London: Sage.
Kitchin, R. (1998). Cyberspace: The world in the wires.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Ltd.
Porter, D. (Ed.). (1997). Internet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NY: Harper Perennial.
Smith, M. A., & Kollock, P. (Eds.). (1999).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New York: Routledge.
Thurlow, C., Lengel, L., & Tomic, A. (2005).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internet. London: Sage.
Wellman, B & Haythornthwaite, C. (Eds.). (2002).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MA.:Blackwell Publishing.
 
  週次
Week
進 度 內 容
Syllabus
 
  1(3/01~3/07) 課程介紹  
  2(3/08~3/14) 媒介所勾勒出的生活情境
指定閱讀:
麥克魯漢(McLuhan, M.) (2000)。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何道寬譯)。北京:商務。第一部,「媒介即訊息」,頁33-50。
李文森(Levinson, P.) (2000)。數位麥克魯漢 (Digital McLuhan) (宋偉航譯)。台北:貓頭鷹。第三章,「網路的內容」,頁75-87。
泰普史考特(Tapscott, D.) (2009)。N世代衝撞:網路新人類正在改變你的世界(Grown up digital) (羅耀宗、黃貝玲、蔡宏明譯)。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第一篇「遇見N世代」,頁23-193。
延伸閱讀:
卡斯特(Castells, M.) (2003)。網絡社會的崛起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夏鑄九、王志弘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第五章,「真實虛擬的文化」。
查特菲爾德(Chatfield, T.) (2013)。如何在數位時代活得自在 (How to thrive in the digital age) (林俊宏譯)。台北:先覺。
 
  3(3/15~3/21) 兩種身體:化身與Cyborg
指定閱讀:
特克(Turkle, S.) (1998)。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份認同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譚天、吳佳真譯)。台北:遠流。第三篇第七章,「自我的形貌」,頁241-292。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第十三章,「賽伯人」,頁251-278。
謝林(Shilling, C.) (2009)。身體三面向:文化、科技與社會(The body in culture, technology and society)(謝明珊、杜欣欣譯)。台北:韋伯。第八章 「科技的身體」,頁249-282。
延伸閱讀:
喬登(Jordan, T.) (2003)。網際網路的衝擊 (Cyberpower) (江靜之譯)。台北:韋伯。第三章,「虛擬個人」。
哈洛威(Haraway, D. J.)(2010)。猿猴、賽伯格和女人(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張君玫譯)。台北:群學。第八章「賽伯格宣言」,頁243-293。
 
  4(3/22~3/28) 面向大數據
指定閱讀:
麥爾荀伯格(Mayer-Schönberger, V.)、庫基耶(Cukier, K.)(2013)。大數據(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林俊宏譯)。台北:天下遠見。
魯德(Rudder, C.) (2016)。我們是誰?大數據下的人類行為觀察(Dataclysm: Who we are --when we think no one’s looking)(林俊宏譯)。台北:馬可孛羅。
延伸閱讀:
多梅爾(Domehl, L.) (2015)。人性公式大接管(The Formula: How Algorithms Solve All Our Problems…and Create More)(何玉方譯)。台北:大寫。
城田真琴(Shirota, M.) (2013)。大數據的獲利模式(鐘慧真、梁世英譯)。台北:經濟新潮社。
 
  5(3/29~4/04) 手機,生活的代理人
指定閱讀:
嘉納(Gardner, H.)、戴維(Davis, K.) (2015)。破解APP世代:哈佛創新教育團隊全面解讀數位青少年的挑戰與機會(The APP Generation: How Today’s Youth Navigate Identity, Intimacy and Imagination in a Digital World.)(陳郁文譯)。台北:時報。
沃依克(Woyke, E.) (2016)。一支手機的商業啟示:從發展史透析環保、隱私、人權議題,迎接供應鏈全球新革命(The Smartphone: Anatomy of an industry)(蔡耀騰譯)。台北:寶鼎。(原作2014年出版)
延伸閱讀:
瑞格德(Rheingold, H.) (2014)。聰明網路使用手冊(Net Smart: How to thrive online)(吳國卿譯)。台北:行人。(原作2014年出版)。
 
  6(4/05~4/11) 影像教學:疏離世界(隔週請繳交心得)  
  7(4/12~4/18) 世新周停課  
  8(4/19~4/25) 線上的身分與人際關係(一)
指定閱讀: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第十一章「網路社群研究(三):身分認同」,頁213-229。
特克(Turkle, S.) (1998)。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份認同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譚天、吳佳真譯)。台北:遠流。第三篇第八章,「虛擬性生活與性別困擾」,頁293-329。
陳芝儀譯(2008)。第二人生。時報。第10-11章,頁231-266。
延伸閱讀:
Donath, J. S. (1999). Identity and deception in the virtual community. In M. A. Smith, & P. Kollock (Eds.),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pp.29-59). New York: Routledge.
Thurlow, C., Lengel, L., & Tomic, A. (2005).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internet. Strand 2, Unit 2, online identity: real or virtual? (p.95-106)
 
  9(4/26~5/02) 線上的身分與人際關係(二)
例子討論:請就自己在線上社群的經驗(如臉書、Instagram、推特…),試著說明你/妳如何向他人「展演」自己?你/妳又如何與他人發展或連繫線上關係?當線上「身分」被誤解/不當對待/盜用時,你/妳又看到了什麼問題?
 
  10(5/03~5/09) 線上遊戲(一)
指定閱讀:
強森(Johnson, S.) (2007)。開機:電視,電腦,電玩佔據生命,怎麼辦?(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蔡孟璇譯)。台北:早安財經。
特克(Turkle, S.) (1994)。電腦革命:人工智慧所引發的人文省思 (The second life) (施寄青譯)。台北:遠流。第二章「電腦創造想像的空間」,頁55-76。
延伸閱讀:
陳芝儀譯(2008)。第二人生。時報。第8、14章,頁201-220,307-336。
 
  11(5/10~5/16) 線上遊戲(二)
例子討論:請就你/妳玩線上遊戲的經驗,試著思考為何喜歡玩這款遊戲?遊戲的畫面、故事內容或隨著情節進展,帶給你/妳何種想像?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又如何開始與他人互動?
 
  12(5/17~5/23) 使用者自製內容(一)
指定閱讀: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第十四章「網際文本與敘事」,頁279-298。
薛基(Shirky, C.) (2011)。鄉民都來了:無組織的組織力量(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李宇美譯)。台北:貓頭鷹。
延伸閱讀:
泰普史考特(Tapscott, D.) (2009)。N世代衝撞:網路新人類正在改變你的世界(Grown up digital) (羅耀宗、黃貝玲、蔡宏明譯)。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原作2008年出版)
 
  13(5/24~5/30) 使用者自製內容(二)
例子討論:請就妳/你的觀察(如臉書粉絲頁、Youtube的影片),網路上為何會出現「生產性使用者」(Produsers)?她/他們如何生產內容?這些被生產出來的內容有何價值?又為何會引發他人回應?哪些類型的文本較易引發討論?
 
  14(5/31~6/06) 數位內容策展(一)
指定閱讀:
佐佐木俊尚(Sasaki, T.) (2012)。Curation策展的時代:「串聯」的資訊革命已經開始!(郭菀琪譯)。台北:經濟新潮社。(原作2011年出版)
羅森鮑姆(Rosenbaum, S.) (2012)。為什麼搜尋將被淘汰(Curation nation)(黃貝玲譯)。台北:麥格羅.希爾。(原作2011年出版)
延伸閱讀:
Kuo E. (2013, February 6). 華視新聞雜誌之雲端系列報導.。檢自 http://curation.9x9.tv/2013/02/blog-post.html
 
  15(6/07~6/13) 數位內容策展(二)
例子討論:網路上資訊愈來愈多,光靠搜尋引擎已無法完全滿足使用者需求,因此人為過濾、集合相關主題、賦予事件意義的「內容策展」正方興未艾,請就妳/你的觀察,「策展」需要哪些能力?這些平台(如:newsy、Curate.me、TED)或「策展者」(curator)如何創造商機?又引發哪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16(6/14~6/20) 知識共享(一)
指定閱讀:
泰普史考特(Tapscott, D.)、威廉斯(Willams, A. D.) (2007)。維基經濟學(Wikinomics) (王怡文譯)。台北:商智。
史卓思(Stross, R.) (2009)。Google衝擊(Planet Google) (吳嘉哲、黃貝玲譯)。台北:遠流。
維迪亞桑那(Vaidhyanathan, S.) (2011)。Google化的危機(The googlization of everything)(彭玲林譯)。台北:商周。
延伸閱讀:
鹿荷(2007)。GOOGLE如何讓世界變平。台北:普天。
 
  17(6/21~6/27) 知識共享(二)
例子討論:請就wikipedia、google、奇摩知識家…等例子,或者從自身經驗出發,當你在網路上尋求「有用的」資訊時,網路這一機制在知識創作與共享過程中,扮演何角色?你/妳從這種集體創作的過程中又看到了什麼?
 
  18(6/28~7/04) 期末考  
  19  
  20  
 
回上一層
 
   
世新大學   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電話:(02)2236-8225  傳真:(02)2236-6426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 Shih Hsin University